首页 > 医院药学 > 合理用药

抗组胺药及其在荨麻疹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发布时间:2024-06-11

组胺化学名2-咪唑基乙胺,属于自体活性物质的一种,由L-组氨酸在组胺脱羧酶的作用下得到的,在人体内最终代谢为醋酸咪唑和甲基咪唑乙酸。组胺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在过敏与发炎的调节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不同类型的组胺受体与组胺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引起多种影响,H1受体主要介导过敏反应,H1受体多分布于毛细血管、支气管、肠道平滑肌,当H1受体活化时,可引起过敏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水肿伴随的瘙痒、喉痉挛及支气管痉挛等反应。

抗组胺药指通过与组胺受体结合拮抗组胺作用的药物,即组胺受体拮抗剂。抗组胺药物分为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1]

第一代抗组胺药常用的包括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疗效确切、口服吸收快,但是分子量较小,亲脂性较高,因此非常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而产生中枢抑制、中枢镇静、局部麻醉的作用。因此一代也被称为镇静抗组胺药或传统抗组胺药。在一些交通法规健全的发达国家,服用这些药物禁止开车,被称为药驾,其惩罚力度堪比酒驾

第二代抗组胺药常用的包括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酮替芬。由于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副作用,在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通过分子改造,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应运而生这些药物有一个特点,因为分子量较大,有一条长的侧链,不具有脂溶性,无法通过血脑屏障,因此其瞌睡的副作用也就基本消失了,但是二代还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心脏毒性。

    第三代抗组胺药物也叫第二代新型抗组胺药,有盐酸非索非那定、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枸地氯雷他定。第三代来自于二代的活性代谢物或光学异构体,较第二代抗组胺药抗过敏和抗炎效能增强,镇静、心脏毒性以及药物间相互作用减少,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

抗组胺药不良反应

1.中枢抑制效应:嗜睡、困倦、幻觉、警觉性下降、烦躁不安、紧张、焦虑、失眠、头晕、缺乏协调和颤抖等并可减少快速动眼期睡眠,可能致学习能力下降第一代抗组胺药常见第二、三代抗组胺药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阿伐斯汀等可有轻度中枢抑制作用。

2.抗胆碱能效应:导致口干、眼干、便秘、勃起功能障碍及排尿困难等,也会影响神经元或神经-肌肉接头的传导而致神经功能一过性紊乱和注意力不集中等。第一代抗组胺药常见。

3.体重增加:如阿斯咪唑、氯雷他定、特非那定、西替利嗪等。因抑制幽门部的H1受体而致胃排空时间缩短,使食量增多致体重增加。

4.头昏、体位性低血压:抑制肾上腺素受体引起的。

5.潜在的心脏毒性风险:可能是因对心脏的K+通道产生阻碍而影响心肌的复极化过程。口服后可出现Q-T间期延长、窦性心动过缓、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等。

6.其他:血管性水肿、支气管痉挛、光敏感、瘙痒、荨麻疹、惊厥、感觉异常、肌痛、关节痛、水肿、易激惹、面部潮红、腹泻、散瞳、吐字不清、癫痫发作、情绪紊乱、转氨酶升高和肝炎等。

抗组胺药的相互作用

1.对中枢有抑制作用药物:镇静催眠抗惊厥药(如地西泮)、抗精神失常药(如氯丙嗪)等避免抗组胺药同用,可能会引起头昏、全身乏力、运动失调、视力模糊、复视等中枢神经过度抑制症状。

2.抗胆碱作用药物:抗胆碱类(如阿托品)、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等。避免与抗组胺药同用,可出现口渴、便秘、排尿困难、心动过缓、青光眼症状加重、记忆功能障碍等。

3.抑制肝药酶药物: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抗真菌药、西咪替丁等。同时使用会升高抗组胺药的血药浓度而增加其潜在的副作用。

慢性荨麻疹药物治疗流程及注意事项

通常第二代抗组胺药按照常规剂量用药[2],如果常规剂量治疗1-2周后效果不佳,可考虑更换其他品类,或两种不同的抗组胺药按常规剂量联合使用,必要时可以联合第一代抗组胺药;或者在获得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将第二代抗组胺药加量至2-4倍剂量,有效后逐渐减量维持。 

对于荨麻疹患者[2]尽早开始治疗,快速完全控制症状,足疗程维持治疗,达一定时间后逐渐减停药物,直至疾病完全缓解。完全控制症状后,至少维持治疗3-6个月才可开始逐渐减量。而减量药物方面,共识推荐每月减一次,观察减量后药物是否仍能有效控制,减量间隔一般是血药浓度达到稳定至少需要2-3周。

荨麻疹治疗中抗组胺药在特殊人群的合理使用[3]

无镇静作用的第二代抗组胺药也是治疗儿童荨麻疹的一线选择[4],但应根据患儿年龄、体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剂型和剂量。如6个月以上的患儿推荐选择西替利嗪滴剂、左西替利嗪口服溶液或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6个月以下的患儿因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原则上慎用抗组胺药,建议首先明确并规避致病因素,临床上可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对症选择治疗方案。

老年人应优先选用第二代抗组胺药[3],以避免第一代抗组胺药可能导致的中枢抑制作用和抗胆碱作用,防止由此引起的跌倒风险及青光眼、排尿困难、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的出现。

妊娠期尤其是妊娠早期,应尽量避免使用抗组胺药。但如果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需采用抗组胺药治疗,使用前应告知患者目前无绝对安全可靠的药物。

对肝肾功能轻度受损的患者,通常可在加强监测的条件下推荐和普通慢性荨麻疹患者相同的治疗方案,但用药前需充分掌握其药理毒性,如依巴斯汀、氯雷他定等主要通过肝脏代谢,西替利嗪等则经由肾脏代谢。在出现肝肾功能不全时,这些药物应酌情减量或换用其他种类抗组胺药物,并根据肝肾受损的严重程度合理调整药物的种类。

对使用抗组胺荨麻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

应对荨麻疹患者进行教育对患者进行宣教时,需告知患者遵医嘱规律用药,不宜自行对药物剂量和种类随意调整,同时应建议患者主动寻找并避免可能的病因或诱发因素[5]

【参考文献】

[1]抗组胺药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全科医学, 2021,19(5):709-712.

[2]中国慢性诱导性荨麻疹诊治专家共识(2023[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3566:479-488.

[3]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22版)[J]中华皮肤科,2022,5512:1041-1049.

[4]抗组胺H1受体药在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8,33(3):161-168.

[5]慢性瘙痒管理指南(2018)[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8,51(7):483.